4月19日晚7时左右,国家大剧院的各项演出都准备开始了,入场大厅里如往常一样人潮熙攘。可是今天的观众却跟平时有些不一样,因为很多人都身着亮丽多彩的民族服饰。仔细一看,蒙古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、苗族、仡佬族,真不少啊!这些独具特色的“服饰”最后都汇聚到了一个地方——第十届少数民族创作骏马奖颁奖典礼现场。来自各民族的作家们走上舞台,在聚光灯下接受属于他们的荣耀,同现场热情如火的民族歌舞交相辉映,让观众们欣赏到一场民族文学的盛会。长篇小说奖、中短篇小说奖、散文奖、诗歌奖、报告文学奖、翻译奖,一股股溪流汇成了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滔滔大河。

 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“骏马奖”,是由中国作家协会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文学奖,旨在体现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,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和各民族文学的交流融合,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。本届“骏马奖”共有235部作品参加评选,最终25部作品和4位翻译家获奖,涵盖了15个民族。9月18日至9月20日,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在京举行,骏马奖获奖作家、评委、各地作家代表等300多人共聚一堂,相互交流,探讨民族文学的未来。

  “骏马奖的设立既对作家起到鼓励作用,也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放到了一个更宽广的平台上。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最近几年实力一直普遍增强。”获奖作家金仁顺的话代表着很多作家们的共同感受。金仁顺凭借《春香》获得了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奖。这部作品被认为“在对民族古老故事的重述中,营造了一个充满现代精神的唯美世界。”春香传是朝鲜族民间流传的著名故事,但朝鲜族金仁顺觉得原来故事中所讲述的“才子佳人”太简单,不尽如人意,于是她颠覆性地重塑这个古典题材,把视线更多地放在人的身上。在她的笔下,女人不再是男性的依附者,而是生活与命运的坦然接受者和抗争者,体现着对现实的关照。

  少数民族作家们因本民族的历史、文化渊源、生活习俗,在观察事物、认识生活上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视角和感受,这是他们的特色所在,也创作出丰硕的成果。且看部分获奖作家的评语:白金声的《阿思根将军》场面宏大,形象生动,情节感人,是近年来蒙古族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中成就突出的精品;乌拉孜汗的《骏马之驹》通过哈萨克族农村牧区世态人情的描写,反映出农牧民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复杂经验,对哈萨克语文学的内容和叙事方式做了新的拓展;陶玉明《我的乡村》满怀对民族和故乡的热爱,表现了布朗族的历史文化、现实生活和精神追求,代表了布朗族文学创作的最新成就……

  著名满族作家叶广芩说,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彩,任何民族的角度都是无可替代的。回望民族的文化,将写作回归社会,回归大众,回归真实,才能实现对民族情感的超越。在会议中,少数民族作家们对创作、对文学的思考显然远远超出了本民族的特色。他们从自己的创作出发,提出了多样性的思考:跨文化写作、文学教育、母语写作……而民族文学的未来正蕴含在这样的思考之中。

  民族文学的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。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李冰指出,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,必须走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学发展道路,坚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正确方向;必须遵循规律、尊重特点,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营造良好生态环境;必须培养造就一支人数众多、素质优良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,为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奠定人才基础;必须建立促进少数民族文学繁荣的体制机制,确保少数民族文学可持续发展;必须坚持与时俱进、改革创新,为繁荣少数民族文学提供强大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