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的第15个节气,秋季第3个节气,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。斗指癸;太阳达黄经165度;于公历9月7-9日交节。“白露”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。由于天气逐渐转凉,白昼有阳光尚热,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,昼夜温差大。


时至白露,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,冷空气转守为攻,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,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,光照强度减弱,地面辐射散热快,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。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,天气渐渐转凉,寒生露凝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,秋属金,金色白,以白形容秋露,故名“白露”。




秋风至,白露生



白露是热与凉分水岭,“白露”代表暑热的结束。进入白露节气后,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,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,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,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,日照强度减弱,夜间常晴朗少云,地面辐射散热快,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,有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凉一夜”一说。


白露后,昼夜温差渐渐拉大,白天午午气温虽较高,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。从白露节气开始,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,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。这时,中国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℃—16℃,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。




白露有三候




鸿雁来:鸿大雁小,自北而来南也,不谓南乡,非其居耳。详见雨水节下(雨水三候:“一候獭祭鱼;二候鸿雁来;三候草木萌动“)。

玄鸟归: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玄鸟解见春分(春分初候,玄鸟至;燕来也),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,燕乃南方之鸟,故曰归。

群鸟养羞:三兽以上为群,群者,众也,《礼记》注曰:“羞者,所羹之食。”养羞者,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。羞”是“馐”的本字。古代“羞”、“馐”通用。养羞是汉语词汇,指储藏食物。《逸周书·时训》:“白露之日鸿雁来,又五日玄鸟归,又五日羣鸟养羞。”朱右曾校释:“养羞者,蓄食以备冬,如藏珍羞。”




有关古诗



2021/09/07


《白露》

唐 杜甫
白露团甘子,清晨散马蹄。
圃开连石树,船渡入江溪。
凭几看鱼乐,回鞭急鸟栖。
渐知秋实美,幽径恐多蹊。


注释及译文




注释:


团:凝结。
甘子:即柑子,也就是橘子。
圃:指果园、菜园等园子。
凭几:倚靠着桌子。凭:倚靠的意思。几:在这里是指桌椅之类。
栖:指鸟在树枝或巢中休息,也泛指居住或停留。
幽径:清幽的小路。
蹊:小路。


译文:


晶莹的白露在柑橘的果实上凝结成了一团团的,清晨,马蹄疾踏之处,它们纷纷碎散。
从园子里面看去,石头和树好像连在一起的,江边的小船逐渐驶入河流之中。
倚靠在桌旁看鱼儿在水中嬉戏,给马儿一鞭惊得鸟儿飞起。
渐渐发觉秋天风景的美丽,你看还有那一条条清幽的小路。


诗歌解析



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白露时节的美景:果实成熟,橘子满树,船入江溪,鱼儿欢愉,马儿飞驰,鸟儿惊起……这首诗用清新、朴素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迷人的白露秋景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