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:芙蓉石蟠螭耳盖炉

年代:清乾隆(1736-1796年) 

馆藏地点:南京博物院

材质:芙蓉石


文物描述

功能:香炉早此盖炉为粉红色,通高17厘米,口径14.9厘米,通体布满长短不一、大小相同的天然纹理,造型古拙敦厚,雕琢精细。腹部雕饰对称两组蟠螭和铺首衔环耳,盖顶也雕饰四条小蟠螭。被广大网友称为像初恋的文物。整体通透,光泽鲜亮,可谓是南博中颜值界的当家花旦。

文物价值

“三月春盛,烟烟霞霞,灼灼十里桃花”。中这件通体粉红、晶莹剔透的芙蓉石炉彰显了乾隆皇帝的“少女心”。这件芙蓉石蟠螭耳盖炉乃是用一整块芙蓉石雕刻而出。而芙蓉石在我国古代又被叫做“爱情石”,产量极其稀少。

文物故事

游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,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,《广雅》里就有“无角日螭龙”的记述。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指黄色的无角龙,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,在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中就有“赤螭,雌龙也”的注释,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,意为雌雄交尾。

春秋至秦汉之际,青铜器、玉雕、铜镜 或建筑上,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,其形式有单螭、双螭、三螭、五螭乃至群螭多种。或作街牌状,或作穿环状,或作卷书状。此外,还有博古螭、环身螭等各种变化。

蟠螭生得虎形龙相,相传是龙与虎的后代。具有龙的威武和虎的勇猛,因而在古代军队的军旗、印章以及兵器上经常出现。

此外,许多石碑碑首都以蟠螭纹装饰,通常以双数出现,且互相绞缠,而刻于建筑、玉璧、铜镜等物件上的蟠蠕则多以单数出现。